|
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地质公园简介 |
作者:系统管理员 来源:绥宁县国土资源局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01-08 |
湖南省绥宁县黄桑地质公园简介
湖南黄桑地质公园位于湘西边陲绥宁县境内,由六娥洞、莳竹水、上堡、坪溪景区共四大景区组成,其中黄桑园区的分布范围基本与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致,总面积约137.31km2,是一个以叠障、峰丛、峰柱、方山、溶洞、峡谷、溪流、瀑布等地质遗迹与原始次生林生态景观完美组合为主、以人文景观为辅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公园构景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寒武系、震旦系,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多期次强烈的构造运动、海陆几经变迁,山岳几经消长,形成而今的构造剥蚀、侵蚀中山地貌、峰峦连绵高耸、峡谷密布幽深、瀑布溪流如画的独特地质遗迹景观。 特别是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公园内集中保存了新生代以来众多的古老孑遗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是全球同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森林植被自然生态系统,是世界少有的长苞铁杉群落、伯乐树群落分布地。园区内自然资源保存完好,分布有700多种木草本植物,长年郁郁葱葱、难见寸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界未被污染的神奇绿洲”;每当春夏,百余种知名和隐名的花草,若绿涛碧海中跳跃的七彩浪花,而当秋冬,漫山遍野的黄红枫叶与绿树翠竹组合成浩瀚多彩的林海,而这一切又与独特的峡谷、溪流、瀑布、险峰、陡崖等地质遗迹景观相互映衬,美不胜收,游人置身其中,顿生登高为峰、采花为蜜、酿红为霞、顺溪而飘、剪瀑为袖之想象和冲动。
园区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据绥宁县志记载:“绥邑古为荒芜之城,五代后周(公元951-960年)之际,始有徽州之名,宋元丰三年(1091年)改为莳竹县,至崇宁二年(1104年)乃易今名”。建制后县衙设寨市,离黄桑仅15公里,文化、技术频入,林区始渐兴旺,至满清初期,已成盛世。明清初期,在黄桑曾爆发多次农民起义,其中以李天宝、栗贤宇率领的两次苗民起义最为浩大。两次起义均以上堡为大本营,今谓之上堡古国,现存有金銮殿、忠烈祠、升旗石等遗址,革命战争年代,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经此往通道西进,至今在鸳鸯岛处树有记念碑,公园周边的寨市尚保留有邓小平指挥所旧址。园区作为少数民族聚居地,独具特色的“四八”姑娘节、傩舞等至今传承出新。 黄桑地质公园山水风光神奇迷人、地质遗迹与生态环境相得益彰,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独具魅力,是科研科考、科学普及、旅游休闲、红色教育、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更是认识自然、启迪智慧的天然博物馆。


|
上一篇
下一篇
|
|